脱身赋
ART LABOR画廊荣幸呈现的群展《脱身赋》,由杨梦娇博士策展,首次展出三位新锐艺术家侯惪华、孙逸文、叶江的近期力作。在画廊一楼的三个展厅中铺陈开关于“脱身”的三段论,分别对应着神话、现实、虚拟的三重路径。展览将于2025年2月22日持续至4月13日。
在“力王记”系列中,孙逸文通过解构“健身神话”,在充满悖论的视觉场域中揭示现代主体性之困境。掌纹的肌理与静脉的贲张形成生物政治学的双重叙事:前者指向生命权力的毛细血管渗透,后者揭示抵抗意志的生理性震颤。这场超现实主义的角逐不再是单纯的物理对抗,而演变为德勒兹所言“控制社会”1的欲望生产装置。在此,肌肉线条成为鲍德里亚“符号消费”2的新型货币,身体改造则演变为资本增值的另类战场。
叶江的“人形图示”系列直接切入生存现实的深层悖论。数个剪影从具体的、有血有肉的身体中“脱身”而出,成为“在世存在”的基本符号;集体性的匿名剪影构成韩炳哲“透明社会”3的完美隐喻,看似自由的形态实为算法殖民的新前沿。失重的人形被困于加速流动的现实中,摇摆而困顿。
候惪华以虚拟空间为舞台,通过数字建模和噪点语言,将人体编码为无厚度、无内部的虚空形态。噪点既是创作者视雪症的视觉体验,也是数字图像中的干扰现象,象征虚拟世界中真实与虚假的模糊边界。艺术家预言,血肉之躯终将被分解为数据片段,被算法重组为新的主体性想象,吟诵那永不止的歌赋与毁谤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1 德勒兹的“控制社会”描述了从以监狱等机构为中心的纪律社会向更加广泛、去中心化的控制社会的转变。在这一模型中,权力通过持续的监控和实时数据来行使,影响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,而不再局限于固定的空间。
2 鲍德里亚认为,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,消费不再仅仅是为了实际使用或需求而获得商品。相反,消费已经演变成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商品的意义和象征性同其实际使用价值一样,甚至更为重要。这一转变就是鲍德里亚所称的“符号消费”。
3 在《透明社会》(2012)一书中,韩炳哲探讨了数字技术、社交媒体和监控系统推动的对透明度的不断需求如何重塑现代生活。他认为,这种对透明度的需求悖论地导致了隐私、个性和人际关系的缺失,进而影响整个社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