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览

殷亮:白噪音

2025/11/8 - 2026/1/4

ART LABOR画廊欣然呈现艺术家殷亮的首次个展——《白噪音》。此次展览由杨梦娇博士策展,将展出艺术家最新创作的一系列绘画作品。

展览前言
文 / 杨梦娇

雨并不进入房间。

雨在窗外形成一道绵延的幕,一层流动却均匀的声面,把世界的边缘轻轻抹平。这层“幕”不是叙事的背景,而是观看的场域:我们被安放在室内,独处并安稳,远望风暴的奔涌,却更敏锐地感受到心跳的回声。风雨越急,屋内越慢——这不是对抗,而是一种对位。

雨将城市的锐利磨成钝圆,色与光的界别被抹平到同一象限中。晨起与暮息之间的跨度被缩小到“此刻”的厚度,如一条被白噪音覆盖的轨道,匀速而恒常。殷亮迷恋这种“停下来”的体验——日月升落不可止,但求让流逝的感受调低音量,让这一天以空阔、近乎无事的方式被漫度。

《白噪音》并非意图渲染激烈的情绪,而是将情绪化为一种绵密的、近于生理感受的底色。观众所面对的多是树与天气的组合,然而画面并非为“树在暴雨里挣扎”的戏剧性立场服务。恰恰相反,殷亮拒绝将自然元素拟作冲突剧场中的演员。他以平静出发,从室内的距离去观看、去内求,让风雨成为心绪的等压线。

因此,殷亮把“笔触”主动降噪,通过喷涂与罩染制造一种无纹理的均力场,喷枪在他这里并非硬边的修辞,而是为了获得模糊、含蓄、没有笔触痕迹的表面。图像因此不被绘画手势夺走注意力,而被允许以“被观看的气象”自我呈现。随后的介质处理又在均力场上叠加一层“偶然的雨痕”:油与水的不相容、刷涂后不可预期的灰白化,逼近真实的雨扫过玻璃的观感,同时把控制与冒险留在同一个动作里。这里的“真实”,并不是可复制的技法配方,而是一次次刷涂中对于未知的让渡。

这种语言策略,使“白噪音”的概念在绘画的语境中获得了独到的位置。传统的“罩染”通过多层半透明的薄膜,延缓图像的显现;而在殷亮这里,这层薄膜不仅是光学的,更近似声学的——它是为了把注意力均匀地铺开,让画面进入一种稳态。在这样的稳态中,观看者的感受被从意义引向感知:你分辨不到“故事”的起落,却能捕捉到湿度、温差、风速带来的细小起伏,像在一台收音机上,把噪声当作音频的底纹来听。

如果说“白噪音”在声学上指向一种能量均匀、频谱平坦的存在,那么此时它成为一种观看伦理:把世界的喧哗调至可承受的阈值,让我们有机会在“无事”的当下,重新校准与现实的关系。由此,风雨之外的房间并非逃离,而是一种回位。在回位中,情绪获得了被沉淀为色与气的可能;而绘画,暂时替我们把时间留住。

初冬的生命

加载中...

初冬的生命

艺术家:

2025

布面丙烯

H 150 x 120 cm

初冬的生命

2025

布面丙烯

H 150 x 120 cm

林间的第三重幕

加载中...

林间的第三重幕

艺术家:

2025

布面综合材料

H 150 x 120 cm

林间的第三重幕

2025

布面综合材料

H 150 x 120 cm

白噪音 – 雾

加载中...

白噪音 – 雾

艺术家:

2025

布面丙烯

H 40 x 30 cm

白噪音 – 雾

2025

布面丙烯

H 40 x 30 cm

白噪音 – 雨

加载中...

白噪音 – 雨

艺术家:

2024

布面综合材料

H 40 x 30 cm

白噪音 – 雨

2024

布面综合材料

H 40 x 30 cm

私人风景

加载中...

私人风景

艺术家:

2024

布面油彩

H 80 x 60 cm

私人风景

2024

布面油彩

H 80 x 60 cm

絮语流动

加载中...

絮语流动

艺术家:

2025

布面油彩

H 40 x 30 cm

絮语流动

2025

布面油彩

H 40 x 30 cm

耳语

加载中...

耳语

艺术家:

2025

布面油彩

H 80 x 60 cm

耳语

2025

布面油彩

H 80 x 60 cm

雨织林梢

加载中...

雨织林梢

艺术家:

2025

布面综合材料

H 160 x 120 cm

雨织林梢

2025

布面综合材料

H 160 x 120 cm

殷亮18 pieces of works